目前,青岛市共有13个项 目被评为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国家级示范项目,青岛市被评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增量任务示范城市,即墨、胶州、平度三市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 建筑应用示范县,开发区智慧生态城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示范。截至目前,青岛市共获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国家奖励资金约3.4亿元,在同 类城市中位居首位。
创新老城区供热解决方案
“过去的30多年里,每到冬天就像过关。我家平房60多平方米,烧煤炉、空调取暖,一个冬天三四千元钱。”12月17日,家住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关街道莱阳路社区18号10户居民聂桂荣告诉记者,即便是不心疼钱,这家里的温度也上不去,早晚六七度是经常的事儿。
八大关及太平角区域是风景区内的老建筑,受风貌保护区及道路开挖限制,多年来一直没有实现集中供热,居民一直使用自制煤炉或空调取暖,既不环保,也无法保证室内温度。 “去年起,社区实现了集中供热,取暖费就1500元钱,家里还20多度,不用遭罪了。”聂桂荣说,热电公司还免费安了5组暖气片和5厘米的外墙保温。
青岛能源热电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褚存礼介绍,莱阳路社区作为青岛老城区的典型代表,燃气供热、地源热泵等供热方式或因环境条件不满足,或因难以 按时完成施工,无法解决供热问题。而空气源热泵可以在-20℃室外温度下供热,不需要考虑打井、回灌、地埋管等施工困难,这样,消耗电力的空气源热泵,从 空气中吸收热量并传递到水中,将加热好的水输送到居民家中。
去年11月,4台空气源热泵,为莱阳路社区40多户居民3000平方米的住宅送去了暖流。一个采暖季下来,替代了60吨标准燃煤。除了空气源热泵,今年,湛山一路12号、香港西路32号院等区域的居民创新使用了移动供热,存于介质中的热量,通过车辆运输送到了家门口。 这种以移动蓄热车和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方式,解决了老城区供热难题。虽然清洁能源的供热成本较高,但费用不会变化,效果也不会打折。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供热
12月18日在国内面积最大的海水供热项目—青岛海泉湾城市供热能源站内看到,各类管道复杂错落,而这些管道里流淌着却是青岛最丰富的资源—海水。 青岛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商务部副经理解来硕说:“长长的海岸线让青岛在海水源热泵供热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地制宜用海水来解决供热问题,这个系统一机两用,不仅能对酒店、房间和办公区供热,还能制冷。” 除海水源热泵供热外,污水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被广泛利用。青岛蓝海新港城小区一期项目20万平方米已经开始供热,覆盖了11栋楼的1328户居民。该项目借助污水源热泵压缩机系统,
消耗少量电能,用的是附近团岛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热能。
团岛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量为8万吨,目前为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供热,每日仅取污水两三万吨即可满足要求。
据统计,今冬供热季,青岛市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470.6万平方米,较上个供热季增长12.6%,覆盖约3.5万户居民,因地制宜实现土壤源、海水源、污水源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可节约标煤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4万吨。
此外,合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也是青岛可再生清洁能源运用管理的亮点所在。截至目前,落实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模式参与大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建设 项目7个,项目建成后总供能面积将达到2040万平方米,技术类型以海水热源、污水源热泵为主。其中麦岛金岸和蓝海新港城项目由河海新能源公司建设运营, “从目前运营效果来看,略有盈余。”解来硕认为,相比较南通、泰州的项目,青岛的供热市场化起步、规模和水平都在国内领先。
以绿色建筑为前提
在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有一种建筑,冬季无需供暖,依靠人体、洗衣做饭等散发的热量,平稳保持22~25℃室温、40%~60%的室内湿度,二氧 化碳浓度低于1000ppm。所有这些,都不依靠传统能源,仅凭借节能设计及自身优越的保温性能、气密性,从建筑技术层面获取。
这就是“被动房”。今年1月,国内首座“被动房”既有建筑改造工程落户青岛。与普通建筑相比,一方面,“被动房”对保温材料、外窗等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被动房取消了小区热交换站、楼内供热管网等传统供热系统。
青岛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副主任赵云峰认为,清洁能源的前提是建筑物必须是节能建筑,否则热损耗过大不利于清洁能源的推广,所以节能建筑的建造和非节能建筑的改造是重中之重。
根据《青岛市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青岛将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到2015年年末,2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 筑标准要求。此外,从11月24日起,青岛市部分民用建筑项目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至少达到一星级,包括西海岸新区等所有新建民建项目,全市范围内的新 建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学校等,必须达标。
“青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划准则,让可再生清洁能源应用项目发展有章可循。”赵云峰说,青岛在全国率先建立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项目运行监测 系统,已建成投入使用的66个总面积逾320万平方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热项目和全市逾百个大型公共建筑,共同纳入青岛市民用建筑用能监测系统。
|